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5的文章

黑部立山的雪跡

黑部立山晴空下的銀白世界! 如果旅行是在平凡的日子裡,開啟不平凡的旅程, 如果攝影是在平凡的景致裡,看見不平凡的風景, 非關壯麗,但我仍為它深深著迷! 一趟黑部立山之行在六種交通工具的搭載之下, 沿途的風景像是快轉似的影像匆匆流逝,留下的是對山頂上美景的滿心期待,好幾年未見雪的我腦子裡似乎又將曾經旅行過的雪境記憶重新播放一次,加拿大露易斯湖畔的雪、布拉格的雪地的溫泉、京都金閣寺的雪、北京零下 21 ℃的雪、瑞士鐵力士山的雪 ⋯, 即便是不同的顏色材質,在雪包容中也回呈現和諧的美感 皚皚的白雪能將許多雜亂的景象覆蓋,成為一片純淨的銀白世界, 經由視覺目睹它的美,這種快樂不只是視覺上的快感,而是一種回應心靈的狀態,讓生活在亞熱帶的我,每每都能感受前所未有的震撼! 陽光讓白雪展現迷人的曲線

美濃美食~居心地

美濃美食~居心地(無菜單養生料理 ) 美濃的好山好水與客家文化風情,一直都是南台灣必遊的名勝之一,對於喜好爬山者有靈山、月光山、黃蝶翠谷等去處,對於只想散步觀賞風景的人而言中正湖就是最佳的選擇,這裏也是南部知名日出攝影景點之一,幸運的話也許會遇上令人終生難忘的日出美景喔! 如果來到美濃旅遊,一定不能錯過當地特色的客家美食,而這個部分網路上已經有太多的資訊分享了,我在此就不再錦上添花了,今日要推薦的美食是蘊藏日本風味的養生料理~居心地,由於老闆娘 Wi Ca 擁有長年旅居日本並在當地經營民宿的豐富經歷,因此,這裡料理很容易讓人感受到日本味,再加上結合當地自耕有機時令蔬果農作,經由老闆娘 Wi Ca 的精心烹調,調配出清新獨特的養生料理,絕對可以讓您的美濃之行增添美好的回憶!   居心地低調的門面 老闆招待~私家烘培堅果( Sorry! 還沒拍就被小孩搶光了!) 前菜一:薯泥沙拉 前菜二:時令蔬果大拼盤 湯物:九尾紅棗雞湯(這湯我喝了三碗) 主菜:洛神秋葵柚子佐鮭魚 壽司:愛心烘蛋+豆皮壽司 小菜:芝麻海帶小黃瓜+枸杞海帶豆腐 副食:甜辣醬香雞排 甜點:火龍果奶酪 飲料:咖啡 or 柚子茶 CP 值超高的無菜單料理,一人份餐 250 元的親民價格,光是吃有機蔬菜就物超所值了,如果想吃好一點的也可以指定預算, Wi Ca 會幫你調配符合你預算的餐點喔。 居心地一律採用預約製,主人有什麼食材,就出什麼料理,用的是自家種的有機食材,吃起來身體無負擔,屬於比較精緻的 Wi Ca( 居心地主人 ) 式獨家創意養生料理。 居心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6I-f7vtU8U 高雄市美濃區中正路二段 187 號 07-6816128 

京都賞楓勝境~醍醐寺

京都賞楓行程的最後一天,特地安排了心儀已久的醍 醐 寺,早在網路上搜尋時就對於這裡的風景充滿想像與期待,而 真 正實地一遊時確實有一種超越期待的驚喜,只能說 真 的太美了!無論是空氣、建築、顏色、植被、步道 … 等,一步一境一風景,加上好天氣的加持,更讓我這 趟 旅程有了心滿意足的完美句點! 醍 醐 寺是位於京都東南方的寺廟伏見區,被指定 為 聯合國 教 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 它 是由聖寶理源大師創建於公元874年, 是日本佛 教真 言宗, 醍 醐 派的總寺, 醍 醐 寺曾在戰火中被 毀 , 後因 豐 臣秀吉於1598年來此參觀賞花而重建.以 豐 臣秀吉之醍 醐 花見而聞名於世寺名及山名最重要的由來就是那被稱 為 醍 醐 水的井水,據說是在874年時聖寶理源大師 為 了山岳信仰而登笠取山,於靈泉所在地得到橫尾大明神(山神)示現,湧出甘美 清甜 的泉水宛如醍 醐 之味,便將笠取山改名 為 醍 醐 山, 並 在此結庵修行, 為 醍 醐 寺的發展定下根基。 微光穿過樹林帶來秋天的詩意 醍 醐 寺院範圍包括整座醍 醐 山總面積達兩萬坪,整座山都是寺境, 僅堂塔建築亦有80多座, 其中有京都最古老的 ‘五重塔’; 鐮 倉時代的 ‘金堂’, 醍 醐 寺基本 為 上下兩部 份 , 上醍 醐 有室町時代的建築物 ‘ 清 瀧宮拜殿’ , 它 是一座建築在山腰上, 面朝山崖懸掛式結構的建築物, 建於貞觀十八年的準 胝 堂, 是用 以供奉佛菩薩, 目前所見是後來重的佛堂; 有充滿平安後期建築模式, 富有平 稳 感的藥師堂; 有昭和被 毀 於火災後重建的五大堂; 有桃山時代, 舞台結構的如意輪堂; 有數度被毁現存慶長十一年由 豐 臣秀賴重建的開山堂等.三寶院是大型木造建築, 為 醍 醐 寺住持的住所, 它 有一個非常漂亮的日式庭園,是在1598年, 為 了 豐 臣秀吉 為 所 舉 行的一場有名的花見(櫻花祭)宴會所建的. 由楓葉鋪蓋而成天然紅毯最是美麗 下醍 醐 區有最多的寺廟殿堂與建築物,包括京都最古老的建築物在內, 即 建於951年的五重塔及弁天堂,這是一個供奉弁天女神的小型寺廟;有供奉醍 醐 寺總 鎮 守’ 清 瀧權現’的 鎮 守大殿, 這裡也是每年4月1日至21日 舉 辦’ 清 瀧權現櫻會’及各種祭祀活動

屏東枋山~心靈的寧靜海域

個人心靈的寧靜海域 也許在每個人的心中總有一處,讓心靈得以平靜與釋放的地方,對我而言屏東枋山 456K 的海岸,就是個人心靈的寧靜海域,從高雄出發約莫一個小時的車程即可抵達,這裏雖然沒有什麼官方的建設,卻早已是許多攝影愛好人士所熟知的熱門夕陽拍攝景點之一,但穿流過往的旅人很多,駐足瀏覽枋山海岸美景的很少, 也許正因如此枋山海岸得以保有它自然原始風貌,我喜歡枋山,喜歡它無需刻意雕琢卻處處可以發現的自然美景,彷彿一幅耐人尋味的風景畫,值得觀賞者細細品味。 許多攝影愛好人士所熟知的熱門夕陽拍攝景點之一

遇見 琉璃般迷霧的中寮山!

中寮山是高雄市燕巢區、田寮區和旗山區的界山,屬於玉山山脈的餘脈之一,隨然海拔高度約莫 421 公尺,但因四周沒有其他高峰阻礙,所以成為眺望北高雄與月世界特殊山巒美景的絕佳勝地。其中「蓮花亭」觀景點更因為得以觀賞由 3 號國道所構成的美麗曲線,堪稱中寮山上最佳的美景代表,隨著季節的不同中寮山有其千變萬化的迷人景致與豐富的自然生態,但美中不足的是沿途山間的道路與建設始終給人荒山野嶺的感覺,還有山上的黑蚊攻擊性十足堪稱一絕,如果想上山欣賞美景可得做好預防準備。 琉璃般迷霧的中寮山景致 在連日的大雨之後, 2015 年 5 月 25 日的夜晚,我滿懷希望的上山期待能拍攝到心儀已久像琉璃般迷霧的中寮山景致,抵達「蓮花亭」之後所看見的景致,正是我所期待中的風景,一波又一波的雲霧漂流於山巒之間與大高雄城市的燈火,交會出琉璃般的璀璨夜色,我本能式的專注於拍攝的當下,同時欣賞眼下的美景,等到身體恢復時間意識時已經是午夜 1:20 了,我帶著鏡頭下的美景與圓滿充足的心下山回家,而中寮山仍舊以其夢幻般的綺麗魅惑著徹夜未眠的攝影人。